英國華威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研人員揭示了石墨烯對質子的滲透比理論預期值高得多的原因。
科研人員使用掃描電化學電池顯微鏡(SECCM)測量質子電流,將穿過石墨烯膜的質子電流的空間分布可視化。研究發現,質子電流在晶體納米尺度褶皺周圍加速。一種理論認為,褶皺有效“拉伸”了石墨烯晶格,從而為質子滲透原始晶格提供了更大空間。該實驗觀察與理論一致。也有推測認為,質子傳輸可能是通過孔進行的,電流應集中在幾個孤立點上。該研究未發現這樣的孤立點。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